网上有关“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计算机(computer / calculation machine)是总称,一般在学术性或正式场合使用。在通常用语中 ,计算机一般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由多个零配件组成,如中央处理器、主板 、内存、电源、显卡等。接收 、处理和提供数据的一种装置,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有模拟式 、数字式及混合式三种类型。
计算机的分类
从计算机的类型、运行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 、应用状况等划分 ,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
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 ,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
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 、中型、小型和微型计算机。
简介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5年 ,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用于计算弹道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 ,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显然 ,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 ,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 、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 ,可以进行思维 、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 ,不但操作简易 、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 ,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1年推出。
原理和构成
不论何种计算机,它们都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
硬件
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器 、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
长城0520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 、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 。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长城0520电脑 特点 :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性质 :微型计算机 生产日期 :1985年4月 长城0520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 、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 1984年 ,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王之组建了微机开发小分队,十几个年轻人一起,在北京马甸立交桥外租来的几间房子里 ,在设施简陋、空间狭小的条件下,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台电脑。经过数月夜以继日的奋战,1985年4月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长城0520CH ,这也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 、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CH,1984年6月在全国计算机套用展览会上正式发布 。 10M硬碟、256K记忆体、8寸的显示器,这就是长城0520-CH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其性能超过当时的IBM PC和NEC 980,同时,其汉字处理水平等项性能超过了当时包括IBM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这样一组在今天看来绝对是一组“老爷车级 ”的数字 ,却深刻地改写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国计算机史上第一台中国人自主设计 、生产、销售的桌上型电脑长城0520-CH,远远地超过了他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本身的含义,标志着我国信息产业获得了里程碑意义上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它改变了我国计算机产业和世界的距离 。 对于这一里程碑事件 ,在1984的12月16日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上刊登了标题为《中国“长城”参加个人计算机的竞争》的新闻,周刊评论:“它是中国向美国计算机资本的第一次突然袭击。”国内权威媒体盛赞“长城0520CH引发了一个产业的诞生 ”。在这篇新闻中还配了一张插图——一艘中国式海船,张著满帆 ,破浪而来,桅杆顶端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船头立著一台被画家人格化了的长城牌微型计算机 ,挥动着右臂向人们致意 。原来,在当年11月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工业展览会上,中国设计制造的长城牌微型计算机 ,以其优越的性能引起了观众的轰动。 长城0520CH在1985年9月投入市场后,在国内迅速供不应求,到1986年三季度末 ,各方面的定货量已经达到15000台。同时长城将0520CH的很多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并在当时特殊的产业环境下,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 长城0520 *** 燃烧的岁月1980年 , *** 和刘德贵分别领导著05系列和06系列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做中国自己的微处理机。那一年,在北京西苑大旅社召开了300多人的全国性计算机会议,会上 *** 的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054。
*** 变卦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技术套用研究所(六所)有一个微处理机研究室。主任丁世隆统领着两个大组 ,一个组叫Intel系列,即05系列;一个组叫做摩托罗拉系列,即06系列 。这也是二三十种微处理器中最有名的两个系列。
此时 ,六所从事微处理机的工程师必须既要会设计硬体,又要会设计软体,还要自己调试 ,自己画板子。进六所后需要学习的第一本书就是《微处理机晶片及外设晶片设计》 。
1982年年中,一个研究计算机单板机的小组被派到日本,他们的任务是在日本重新开发一个单板机 ,然后在单板机上变成一个完整的机器。很明确,那时候搞计算机就是把小机器变成大机器。先弄一个主机板,然后接大一堆的外部设备,如大型印表机 ,光电输入机,穿孔机等等 。
1982年11月,这个小组从日本回来汇报工作。此时 ,四机部六所已经改叫电子工业部六所,负责此事的 *** 已经是六所的副所长。
可是,副所长 *** 变卦了 。
跟六所有合作的香港商人带来了一台IBM PC。一个盒子 ,两个软碟,一个键盘,带一个显示器 ,很小巧,真正有了点Personal的意思。 *** 觉得,这应该是将来微机的发展方向 ,他要求“照着IBM的PC做”,虽然没有任何设计图纸可参考 。
*** 的思路得到了肯定。
1983年2月,国家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在酒仙桥召开全国计算机协调工作会议,把生产IBM PC兼容机定为发展方向。并计画在8月的全国计算机展中拿出我们自己的第一台PC ,05系列也已经被定为国家六五计画重大产品。
计画经济的部署这时体现出了高效率 。酒仙桥会议上当场开始落实这件事情:一是生产计画,一是研发计画。生产计画落实到全国各部门各个厂进行配套——这个厂子配套机壳,这个厂子配套电源……
但是研发计画却遇到了困难。当时IBM PC用的是IBM DOS ,可是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系统 。与会的100多家大学院校、研究机构没有一家敢承担,专家们认为让PC在5个月之内具备汉字能力不大可能。
离全国计算机展只有5个月了。
严援朝说下大话
六所的研究员崔健从酒仙桥回来后很郁闷 。她跟没有参加酒仙桥会议的同事严援朝说了这件事情:“这个事情够难受的,没有人敢提中文系统 ,8月份我们拿什么去莫斯科展馆(即北京展览馆)。”
“那还不容易,汉字系统有什么难的”,严援朝一口大话。
1983年3月的某一天 。已经是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的 *** 来找老同事严援朝:“小严 ,听说你对汉字系统有自己的想法,你能为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做个汉字系统吗? ”
严援朝略微沉吟,一咬牙:“我想我可以做。”
*** 喜出望外:“你要什么条件?”
“我要当头。 ”
*** 满意地回去了 。六所收到了计算机局的命令 ,要求由六所来实施汉字系统研发。于是落实了两个课题组,一个是汉字系统课题组,由严援朝负责;一个是套用课题组,基于汉字系统。
4月 ,助理工程师严援朝当头,领着四个刚毕业的学生,三个大学生 ,一个中专生,开工了。
六所只有一台IBM PC,严援朝只在每周星期二下午有四个小时的使用时间 。严援朝跟 *** 打了个“小报告”:“这活我没法乾 ,没上机时间啊,除非反过来,给我5天半的机时”。 *** 很痛快地答应了 ,4月底的时候批准这台机器调拨给严援朝的系统课题组,半个月之后再由电子部从香港进口一台机器给套用课题组。
可是接下来,严援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第一天上机时 ,一个大学生把电源插到220伏上面,可是这台计算机用的110伏电源。机器烧了。严援朝急疯了,“跳楼的心都有了 ”,没有办法 ,只有再找 *** 。 *** 说:“小严你别太着急,我来给你想办法。”他把计算机拿给738厂,挨个部件测试。
好讯息传来 ,机器没坏,只是电源烧了 。又过了二十天,电源从香港带回来了。
1983年5月20日 ,计算机局在南京召开六五计画会,32岁的严援朝很紧张,他做了一个关于汉字系统的报告 ,提出了“软方案和硬方案”两种方法,最后因为时间紧迫,所以计算机局确定实施软方案。
1983年5月 ,北京 。计算机局 *** 的办公室里, *** 、丁世隆以及严援朝和项目组的同事们在讨论给即将问世的计算机取个名字。因为当时南京的734厂仿制了一台苹果机器,叫紫金1号,大家想要起个更气派的名字。最后严援朝提议叫长城100 ,大家一致通过。
严援朝发狠干了两个多月 。1983年8月份,长城100在北京展览馆的一个角落正式亮相了,当时这台彩色的可以显示汉字的计算机很是吸引大家 ,北展的这个角落里人头攒动,很多人打听并且要求购买。
电子部给这台机器正式分配了序列号,0520 A ,这是顺延Intel 05系列下来的,从054、053到0520,其中的“20 ”表示是16位计算机。当时安排738厂生产 ,并规定,以后哪家厂商生产了就在0520前面加上自己的品牌 。
10月23日,严援朝代表计算机局带着0520样机去了日内瓦的“国际电信展”。这是严援朝第一次出国 ,自己没有西服,匆忙之间跟人借了一套米**的西服,不太合身,“凑合著就去了”。
0520 第一次走上了国际舞台 ,并且,把苏联的“054 ”比下来了 。
从日内瓦回来后,长城0520 开始了“进海工程”。1983年年底 , *** 需要要计算机,要求增加新的外设能力,比如需要增加24针印表机来列印汉字。需要24乘24点阵 ,当时计算机服务公司有这个字元点阵,计算机局让严援朝要来这个点阵,把它配到自己汉字系统里面去 ,使它能够打出字形比较好看的汉字 。这样,中文作业系统 CCDOS诞生了。
王之最后通牒
1984年初,助理工程师严援朝很有成就感地完成了长城0520 的工作 ,“觉得挺美”,想着该干点别的了,于是,他报了六所的一个日语学习班。
有一天 , *** 打电话给严援朝,“一年前你提过两个方案,机器出来了 ,我们也生产了 。小严,你看现在是不是把硬体方案也做出来?”
6月份,新的研究小组成立。8月 ,从738厂调三个工程师,从清华大学调了两个老师,再加上以前在日本研究过单板机的工程师张胜生 ,一行几人由严援朝带队到香港去,研究长城0520 的下一代机器。同时,卢明领导另外一个小组 ,跟IBM合作,做一个汉字处理软体,简写叫做HW。
1985年春节,严援朝带着两块图形板回到了北京 。
此时 *** 已经调到其他岗位 ,0520由计算机局副局长王之负责。在内部展示时,大家嫌慢,王之给严援朝下了死命令:“你回去 ,5月15日必须拿出硬体系统。 ”
那两块图形板精度很高,16彩640X480,单色1024X768 。当时4.77兆赫8088处理器不可能达到很快速度。
于是 ,1985年3月,又从738厂调了两个工程师去香港,第一梯队的清华老师回北京 ,换了第二批两位老师。
回香港之后,严援朝他们开始实现“自己认为最复杂的一个方案” 。在两个多月里,严援朝跟一个香港工程师一个说一个画 ,一边嘴说得快,一边手画得快。画完了图纸另外几个工程师马上就搭线、打板 、做样板,打板的时候严援朝赶着写软体,写完软体就调试……
其间 ,有国内厂商跑到香港去偷偷探听严援朝他们到底在设计什么,严没敢跟他们多说,只说“特好” ,让他们回去猜。
5月中旬,严援朝又一次回到北京,带着晶片上还打着线的样品回来了 。五月底 ,香港生产的第一台样机也回来了,国内一审查,大家异口同声“通过 ”。
一台软硬体汉字系统配备周全的国产计算机出来了 ,0520 CH。
1986年,严援朝决定离开长城计算机公司 。离开时,在王之主持下 ,严援朝被破格提为高级工程师。
而经最佳化后的0520 CH红遍大江南北。
关于“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jiaolanzuo]投稿,不代表圣泉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pump.com.cn/sq/5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圣泉吧的签约作者“jiaolanzu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计算机(com...
文章不错《关于电脑的资料详细》内容很有帮助